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在融合的亲子关系中,如何拥有清晰的“自我界定”

发布时间:2024-11-07   浏览:

我们在咨询工作中,尤其是遇到存在过度融合、边界迷糊等情况的家庭时,常常会提到孩子需要“情感上的独立”。


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要同父母彻底断绝联系,而是说孩子可以既是家里的一份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意味着孩子可以做自己,同时,父母也无须改变他们原本的样子。


如果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灌输和影响,你仍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那么,这就是进行着“自我界定”。


当然,如果父母不喜欢你的做法和想法,作为孩子的你将不可避免地忍受一些不快;或者,在你没有为了父母,而义无反顾地改变自己的时候,很可能也要忍受他们对自己的不满。


而且,即使某些观念与父母一致,或者你的行为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对你来说,拥有选择的权利以及质疑他们的自由仍然至关重要。


这并不是说我在鼓励你无视别人的情感,或者全然不顾你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影响,当然,你也不能允许他们对你恣意妄为。


关键是,我们都应该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毕竟,没有人的“自我界定”是完全准确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都是庞大社会中的一部分,都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没有人能完全摆脱情感依赖,不论何种形式的关系,都需要一定的感情上的相互依存。


也正因为如此,自我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具备灵活性。所以,某些情况下向父母妥协也没什么错,只要是出于你自己的主观意愿。


那么,我们如何能在保持自己情感的完整性,忠于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实现与父母的良性关系互动呢?


解决方法: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反应是一种不假思索的、情绪化的应对,它的对立面是回应。


在你做出回应时,你在感受的同时也在思考。也就是说,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但不会任凭它们驱使你冲动行事。回应也可以让你保持自我价值感,不管父母对你作何评价。


这对你来说是极为有益的。别人的想法和感觉,再不会将你拖入自我怀疑的深渊。在与其他人周旋时,你将看到各种全新的选择,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和理智并未被情感所蒙蔽。


正确的回应方式,会将生活的许多控制权重新交还到你手上。


1)学习和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这种回应方式,对打破“攻击——撤退——防守——升级”的循环大有帮助。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的例子:


哦?
噢,我明白了。
这样啊。
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
让我想想。
很抱歉让你伤心(生气、失望)了。


要注意,在用“非辩护性回应”去与人周旋之前必须先自行演练,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可以幻想你的父母就在房间里,正在批评贬损你,这时你便可以大声地做出非辩护性的回应。


过程中请记住:


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或是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就等于是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到他们手上;如果你请求对方原谅你或理解你,那么你就给了他拒绝满足你要求的权利。


如果你采用了正确的“非辩护性回应”方式,你会感受到,自己就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这时候,就不会遭到拒绝。


当你感觉通过练习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回应方式,下一次与父母以外的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便可以试用一下。


比如,你可以在与你感情不那么深的人身上试用一下,像同事或者普通朋友。一开始或许会有点尴尬、不自然,你也可能因屡屡受挫而不自觉地重蹈辩护性回应的覆辙。和任何新技能一样,你必须要不断练习,勇于犯错。最终,它会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2)另一种行为技巧“表明立场”


这个方法可以帮你少做反应,并激励你在自我界定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表明立场的过程,可以帮你在关系和互动中明确你的想法和信念:


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

什么有得商量,什么没得商量?

......


这些问题可大可小,小到对某部新电影的看法,大到你对生活的基本信念。


当然,在表明立场之前,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当你完成了“自我界定”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你习惯于做出回应而不是反应的时候,当你明确表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时候,当你对自己愿做和不愿做的事情设定限度的时候——你与父母间的关系必然会有所变化。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山丘心理咨询,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庄子: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讲出真实的自己,你会越来越有力量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