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发布时间:2025-01-28   浏览:

有时候你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开始心里犯嘀咕,这事儿能不能成?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就是焦虑在作祟。


马上要考试了,就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

要去面试了,又忧虑自己是否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这都是焦虑情绪在作祟。


而如果这样的倾向发展到焦虑症的程度,会表现为一种以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紧张为特征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紧张或不安,而是一种深刻的、难以控制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可能针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触发因素。


焦虑症来访常常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忧,即使他们意识到这些担忧是不合理的。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慌、出汗、失眠、肌肉紧张等。这些症状进一步加剧了个体的不适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焦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人们因为无法预知未来而心生畏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感,就像走在一条未知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恐惧是面对危险时恰如其分的反应,焦虑则是面对危险时不恰当的反应,或者可以说焦虑是面对假想危险的一种反应


焦虑症来访往往对不确定性有着更高的敏感性。他们可能会将一些普通的、无害的情境视为潜在的威胁。例如,一个简单的工作汇报可能被焦虑症来访视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不佳,担心同事和上司的评价;对于考试的难度和自己的表现,人们往往因为无法确定而陷入焦虑。


这种对不确定性的过度反应导致了焦虑症来访的认知偏差。他们往往会高估负面结果的可能性,同时低估自己应对这些结果的能力。这种认知偏差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感,使他们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恶性循环。


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并非无的放矢。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天生就具有对未知的警觉性。在原始社会,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人类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否则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因此被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基因中,即使在现代社会,它仍然时不时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同时,我们的大脑也倾向于追求确定性。


当面对不确定的事情时,大脑会试图寻找答案,以减轻内心的紧张感。然而,当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时,大脑就会陷入持续的紧张状态,从而引发焦虑情绪。


「灾难化思维」是焦虑者的主要特征。


灾难化思维,总是倾向于消极的思考问题,什么事情都习惯往坏处想,就是把事情想得极其糟糕,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担忧。


焦虑症来访常常陷入这种思维模式中,对未来充满过度的担忧和恐惧。他们不仅对不确定性特别敏感,还容易将未来想象为最坏的结果。这种思维模式不仅限于对未知事件的担忧,还涉及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和对失败的恐惧。


仅仅因为一次小的失误,就认为自己的人生彻底失败;或者因为身体的一点小不适,就担心自己患上了绝症。


一位职场人士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可能马上就会开始想象自己会被老板批评、降职甚至开除,然后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生活变得一团糟。


一个学生在考试前担心自己考不好,进而想到自己会因此无法升学,未来没有出路。这种担忧会让他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紧张不安,难以入睡,影响复习效果,从而更加担心考试结果,焦虑情绪不断升级。


灾难性思维会不断地放大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使焦虑症状更加严重。当来访陷入这种思维模式时,他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等。这些生理反应又会进一步加重来访的焦虑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焦虑症的本质,它通过扭曲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引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但请记住,你不是无助的。通过识别和挑战这些思维模式,你可以逐步摆脱它们的束缚,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正在经历焦虑症的困扰,不妨尝试心理咨询。


焦虑问题的心理咨询治疗。


主要采用的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CBT)这种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以改变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焦虑症时,CBT通过识别和挑战来访的负面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发展更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策略。


例如,通过暴露疗法,来访被逐渐引导面对他们所恐惧的情境,以减少回避行为并减轻焦虑。此外,CBT还包括认知重构,即帮助来访识别并改变他们对威胁的夸大感知。


也就是说,CBT在治疗焦虑症时更注重当前症状消除和行为的改变,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对焦虑症来访有效,但实际咨询中选择哪种疗法往往取决于来访的个人偏好、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可获得的治疗资源。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桥恩心理QPsychology,原文未标注原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周国平: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为人处事一定要懂的“3分钟定律”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