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结实的父母,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发布时间:2022-02-10   浏览:

很多人在童年时期,都没有体验过关系的柔韧性,而是体验了太多 “上纲上线”和“小事化大”。

 

但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

 

01

不够结实的父母们

 

1)寄存于孩子身上的父母

 

这类型的父母像是易燃易爆品,特别脆弱,孩子但凡有点小事不如父母所愿,他们就会立刻被“点着”。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就会大发雷霆,妈妈就会哀声痛哭“这个家没希望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有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工作成家,父母依然会上演“你不如我所愿,我就悲惨可怜给你看”的戏码。

 

因此也有不少人说:“我想做自己,想捍卫自己的边界,想和父母分开住,可是他们确实很可怜,老了无依无靠,身体也不好,我怎么说得出口?”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好朋友,他妈妈总要跟他一起住,每次他提出请妈妈回老家跟爸爸住,妈妈就会出状况:生病,甚至把自己摔骨折,给儿子带来很大的愧疚感。

 

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

 

他们没有完整的自我,需要寄生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榨取孩子的能量。

 

一旦孩子想要跟父母划清界限,拒绝被控制,父母就会枯萎。如果孩子听父母的话,乖乖地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就会变得有精气神儿,但孩子会越来越抑郁无力。

 

2)生命力低的父母们

 

还有一种脆弱的父母,看上去并没有强势控制,但是他们自身能量特别低,每天勉强维持一日三餐,上完班,做完最基本的家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几乎没有什么能量和热情去回应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就会慢慢觉得:“我想跟父母玩耍,哭闹着寻求父母关注,这些需求太可耻了。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保证我的衣食住行,他们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我要是还不满足,提出各种要求,那就是没良心了。”

 

可问题是,对父母有情感需求、渴望跟父母互动并得到热情回应,这是一个人多么正常的情感需要啊!

 

因为父母自身生命力太弱,或者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基本的生存中,孩子才会以自己的需求为耻,觉得向外发出声音是可耻的,什么都靠自己搞定,能不求人就绝对不求人。

 

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可能不懂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他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很脆弱,“我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不能打扰别人,更不能攻击别人,万一对方承受不了怎么办?”所以,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背负别人的事情,活得谨小慎微。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自认为的需要替别人背负,其实往往并不是现实,只是自己的投射而已。也就是说,他把对方投射成自己脆弱的父母,觉得需要替对方背负,但对方很可能并没有这种需要。

 

这样长大的孩子,身上也经常容易透着怨气。因为自身真实的需求长期被压抑,所以散发怨气;因为不能拒绝别人,所以散发怨气;最后又因为怨气,他必须更加压抑自己,因为怨气都是有毒的,散发出来伤到别人怎么办?

 

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个异常牢固的防御体系,活力被封印了,“中国式好人”诞生了。这样的“好人”看上去很乐于帮助别人,几乎会答应别人的所有请求,但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满足别人的。所以“好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拖延。年龄越大的人,积累的怨气越多,拖延就越严重。

 

情感虚弱无力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提出正常的需求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种羞耻感烙在潜意识深处,“好人”通过不提需求的方式,避免体验到这样的羞耻感。那么在关系中,他们就会通过拖延,让对方体验到这种羞耻:你需要我,但我就是不回应你,你如果再次请求我,就一定会为“你需要我”这件事而感到羞耻。这样,“好人”就把压抑在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羞耻感,成功转嫁给了别人。

 

02

那么,结实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呢?

 

1)结实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无论他呈现出什么状态、行为,都不会感觉被伤害。

 

父母或许会被孩子惹恼,产生不良情绪,但这种情绪只是当下的一个反应而已,并不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实质,父母也不会因此陷入剧情不可自拔。

 

2)结实的父母,在孩子长大离家之后,不会因此而失去生活的重心,依然有自己的人生。

 

跟孩子相聚固然开心,但不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快乐可言。

 

这样结实的父母,是对孩子生命力最好的祝福。孩子会发现:“我充满活力地生长、做自己,是不会伤到别人的,我的生命力被这个世界欢迎,我可以全然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命体验,不用背着父母前行,不用对父母心怀愧疚。”

 

我们如果没能很幸运的拥有结实的父母,就要自己学会区分界限——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每个人无论坚强还是脆弱,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够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

 

比如,跟父母的关系,最差的情况就是我们选择做回自己,父母因此痛不欲生。那我们也要知道,父母痛苦,是他们的灵魂选择的想要的体验,我们只能尊重他们,如他们所是,不去较劲,不去改造,不期望把父母变成自认为“应该”的样子。

 

允许父母有各种情绪,但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同时让自己活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这在某种层面上是精神上的“弑父弑母”,但也是对待父母最饱含慈悲的态度。

 

如果童年我们没有结实的父母,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做自己最好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宠爱自己,源源不断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力,直接去体验我们想要体验的人生。

 

- END -

 

内容来源网络,编辑、转载自公众号:催眠师聂飞,原文未标注作者

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家庭关系:不尝试改变对方,才是真正的陪伴
下一篇:暂无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