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孩子成长的需求被抑制,易导致缺乏学习动机

发布时间:2021-05-21   浏览:

4-210521142505549.gif


这里我们要谈论的学习动机,绝不仅仅是孩子爱不爱写作业、背不背课文,而是孩子在一生中都需要保持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勇气。

 

本来,人的学习动机,或者叫求知欲也或者叫好奇心,是一种本能,而且是唯一被社会道德鼓励的本能,不像攻击本能和性本能那样要不断受到超我的抑制。

 

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这一块需求叫无压力区。

 

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无压力区反而发挥不出来呢?

为什么很多孩子这样的不能被抑制?

为什么他们学习动机缺乏,甚至有些孩子出现了抑郁、焦虑、厌学等等心理问题呢?

 

学生容易出现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这样的厌学现象出现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等等有直接关系。

 

其中,家庭教育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而且这方面是我们普通人都有可能改变的,只要家长有勇气面对和科学处理教育中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只着重讨论一下这一点:

 

一些家长在制造压力和剥夺孩子学习乐趣上,几乎无师自通,常见方法有:比较法(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内疚法(你对得起父母花的钱吗?),暴力法(不必解释了吧~~)。

 

想象一下:

 

一个孩子,假如所有的方面都被成人比较、贬得一无是处,只留下一个安慰:其实你挺聪明的,只要认真学,一定会有好成绩的。那么,他怎么可能用功学习呢?

 

聪明,是他唯一的稻草啊,如果用功了,万一成绩还不好,那岂不连最后的支柱也没有了,犯不上冒这个险。没有动力的状态至少维持现状,可以让他宣示:不是我笨啊,我只是不用功而已。

 

4-210521142520359.gif


好奇心本是与生俱来,学习本身就能带来愉悦,但强迫性学习很容易压抑了孩子的不能,使孩子动机缺乏。

 

当孩子将学习看做是一种无法逃避的过程,一旦拥有自由空间,便立刻放弃学习,甚至放弃自己。

 

“爸爸,我想……”

“你不要想,这不是你操心的事儿,你只要……”

 

然后,这样的孩子真的成了一个无能又无力的人。很多孩子上大学后就出现不适应,迷茫、甚至抑郁焦虑等问题。

 

另外,在我看来,学习动机的问题包括两面:过强和不足。

 

学习成瘾与重度厌学都是有问题的,甚至前者更严重些;学习成瘾比网络成瘾也更像病些,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网游好玩,写作业不好玩,对不好玩的事成瘾,应该是病的更重。

 

不知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对话:

 

妈妈,你喜欢我吗?”

“你要是听话,我就喜欢你?”

 

这样教育方式传达的是:爱是有条件的,学习和好奇心是功利性的;并且,你生命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达到什么什么,你才配什么什么。

 

这种情境下长大的孩子,面对每张试卷,每个考验都会觉得是自己的判决书。学习甚至追求成绩成为了他们人生的大部分意义。

 

4-210521142616416.gif


在咨询中遇到的学习动机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背后,通常都有心理扭曲的养育者,扭曲的家庭关系。

 

看几个例子吧:

 

1)A同学说一直记得上小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她得了99,父亲淡淡地回应:为什么不是100?

 

后来考了班里第二,会被责怪为何不是第一,考到了第一,又会被骂为什么不是年级第一。

 

到了中学,她每门没有超过30分的。

 

后来她在咨询中认知到:她内心一直认同的是,99和0分没有区别,不是第一就干脆放弃。

 

2)B同学是一位初三女生,对自己的分数要求苛刻到令人发指,她会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师讨论试卷的评分标准,以致老师们在校园里遇到她都躲着走。

 

咨询中发现原来她有一个苛刻的母亲,她说自己似乎从未见过母亲笑的样子。

 

她采取了和A同学相反的应对方式,潜台词其实是:好吧,你不就是要一个好成绩吗,我给你一个最好的,然后,我还清了。

3)有一位厌学的三年级孩子,家长咨询中妈妈自述:上周五进行了数学测试,我女儿99分,是倒数第三的低分。

 

一分之遥,这位妈妈说自己感觉隔着的是“如山的压力”。可想而知她的孩子经常会感受到的是怎样的压力。

 

4-210521142631262.gif

 

4)遇到过一个家庭:

 

父亲事业小有成就后,就整天不在家了,母亲则是个家庭妇女,她唯一的事情就是照顾女儿,这位母亲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唯一的价值就是能让女儿有个好成绩。

 

女儿对此也产生了认同,也坚信自己活着的唯一任务就是考个好分数,以帮助母亲实现人生价值,结果越努力成绩却是每况愈下。

 

其实在潜意识层面,这孩子对母亲的怜悯转化了:她把“自己变得比母亲优秀”视为对母亲的背叛。

 

5)还有一个家庭,母亲非常优秀,她不停滴抱怨老公如何不思进取;而儿子的成绩永远排在中等偏下的位置。

 

深入咨询中她才意识到自己和丈夫这样的模式,其实让这个孩子无意识中限制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儿子自己处于家庭中一个极其聪明的位置,用自己的“失败”精妙地保持着家庭和父母婚姻的平衡。

 

6) 一位33岁的C先生,他觉得自己永远是朋友中活得最差、乃至挣钱最少的一个,所有的成功、所有的享受都会让他产生负罪感、无尽的焦虑、弥散式的恐惧。

 

他回忆自己还是一个男孩的时候,人生第一次自己打开冰箱门,吃了一个冰棍,被打;第一次发现夏天时,可以把头伸在水龙头下享受清凉,被打;人生第一次发现练习册后面的答案老师居然忘撕了,于是作业3分钟搞定,被打.....


4-210521142G3428.gif

 

以上这些例子不知你看完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呢?

 

让学习与生活的乐趣紧密相连,与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的动力紧密相连,唯有如此,才可能激发孩子真正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创造人生的动机。

 

在技术层面,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普适的家教模型不一定适合你,如果你愿意,欢迎来到咨询中我们一起探讨。

 

也相信在情感层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而感悟一定会带来改变,无论父母还是孩子。 

 

- END -


文章来源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使用

所使用文章、图片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医大一院店(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2210K座)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科学处理孩子与手机的关系
下一篇:暂无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