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孩子厌学的三大常见原因

发布时间:2023-01-29   浏览:

我们每天的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厌学、拒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近几年,学生中这个群体的比率在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即使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再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很多家庭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孩子的厌学大多是如何开始的呢?

 

1)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在一些孩子进入小学前,成长的比拼就早已正式拉开大幕,内心深陷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一些父母们感觉自己不得不尽责尽力:每晚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

 

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这些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这些被功利性教育控制的家长,也逐渐用焦虑、控制等其他表达替代了对孩子直接的

 

可是,当父母们如此这般,孩子们感受到的,会是什么呢?

 

我讨厌做功课,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还总批评我,一会儿说我慢一会儿说我不认真,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一看到我就问:考了怎么样啊?根本不关心我这个人,只知道关心我学习!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考得好,他们就高兴,考得不好,他们就不高兴!

 

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满意,考了99分,就会说你怎么不考个满分啊!

 

我觉得学习好像是我爸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他们就会问,谁谁谁几分啊,有几个100分啊,就知道比来比去,真讨厌!

 

我跟他们说我好累,他们说累什么啊,你这个年纪不就好好学习吗,现在轻松以后你后悔也来不及!

 

可以想象一下:

 

当孩子放学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几分啊?第几名啊?最高分几分啊?这自然会让孩子也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着竞争感和焦虑感,一旦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山大;

 

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逼着写作业时,孩子对学习仅存不多的兴趣也大概率会被磨没了;

 

当孩子碰到难题不知所措,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转换成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痛恨;

 

当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却一脸嘲讽谁叫你平时不好好学,就阻隔了情感的流动,孩子也就无法体会到父母的在意和背后可能存在的真切的爱了。而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当孩子感觉这方面缺失,就会容易变得没有方向和力量。

 

所以,当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当深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这种感受也在很大程度上会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让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后,也许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对这些痛苦无奈而沉重的回应。

 

2)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记得咨询过一个小学期间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利变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学都比自己牛。

 

父亲对他说:下降是暂时的,没关系,下次会考好的!孩子听了这话,说自己感觉内心压力更大了,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的是父亲对成绩、对结果的重视,觉得下次可能还会让父亲失望。

 

在巨大压力面前,这位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击垮了,他不愿再去学校,也无意识的在用各种不能学习的外在症状来挽回自己内在的尊严。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类似的情况,他们在对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度关注的压力下,纷纷倒下了。有的孩子是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而无趣;有的是在父母们的倾力安排下,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掌控感容易变得悲观抑郁)。

 

这些孩子们总有个认知是: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考得已经很好了,父母们却依然不满意,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高分、前3名才能让父母们喜笑颜开。

 

当他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没有掌控感,也就恶性循环的在学习上更加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更强化了偏差的认知,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评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内疚感和挫败感,从而让孩子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开始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笨、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声音甚至可能会转化成孩子长期低落的情绪、越来越糟糕的成绩、越来越疏离的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的掩饰和情感隔离。

 

3)从家庭缺失爱开始

 

遇到过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和妈妈长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他们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争吵,孩子有时因为害怕而大声哭泣,可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却因为心烦而对孩子大发脾气,呵斥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恐惧;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实施,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又都来讨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

 

在这样忽冷忽热近似分裂的环境里长大,孩子到了小学以后,根本无心学习,成绩倒数,个性胆小懦弱,害怕人际交往。

 

后来,父母觉得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才来咨询,可就算在咨询中,他们还在互相指责谩骂,说是对方的错,都没有意识到就是他们共同营造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也影响了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他们在爱温暖流动的家庭中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发展自己;而在爱无法流动的家庭中更多的是充满着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惧感,试问一个长期心神不宁的孩子如何去好好学习?

 

原本应该是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稳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剑拔弩张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带着超出年龄可承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如何有力量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个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构想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又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到最后在学业上、人际上的某一根稻草压下来,孩子会被强大的无力感拉进心灵的深渊,厌学、拒学可能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求助呐喊。

 

总之:

 

希望家长们对于以上的几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先真的从内心深处放下焦虑,让孩子能感受到: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父母都是爱我的;同时引导他们认知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有潜力的、是值得被人爱的;也要关注家长之间得统一战线来面对问题,付出自己的努力,让家庭中充溢舒服温暖的爱、充满欢声笑语。

 

那么,孩子厌学的情况,就很可能会大大好转了。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心联盟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教育的意义:唤醒智慧,培养自由而完整的人
下一篇:当分手已成定局,如何体面转身,成全自己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