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发布时间:2023-02-08   浏览:

作为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家长和孩子沟通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品质、家庭教育的质量以及孩子的心智成长结果。可以说,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功课,尤其是亲子之间,但很多家长其实对这方面的了解都有点泛泛,不清楚沟通具体指的是什么?

 

其实,沟通作为一个场景化的词汇,主要包含姿态、语气、原则三个层面。

 

01

姿态

 

父母孩子之间最好的沟通姿态,就是平等。

 

孩子虽然是未成年,也许年龄尚小,但也是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上依赖家长,人格上其实是平等的。

 

我们的家教传统中,子为父纲的认知,让很多家长养成了这样的观念:“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他就应该听我的,我有权利教训他!”这有点把孩子当私人财产的意味,而且对此深信不疑。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这些家长对孩子虽然也亲、也疼,甚至用尽各种努力望子成龙,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摆着居高临下的教导姿态,处处树立家长的权威,在亲子关系中居于强势主导地位。总结一句话,就是他们并没有给孩子相对平等的姿态。(绝对平等是做不到的,因为角色的天然属性。)

 

也许很多家长会说:

 

当年父母就是这样对我们的,这很正常;

孩子有太多“不成熟”的言行了,让我很看不惯,我得纠正他;

我教育他,是为他好.....

 

这些乍看有道理的话,其实背后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从人格上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并没有把孩子看成人格独立的个体。

 

就相处的本质来说,家长应该参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成长的最终结果是离开父母和家庭的,要去社会上建立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孩子未成年时候的教育,除了培养技能和学习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为了他以后的独立成人打下基础。

 

良好的亲子平等交流是这样的,先要树立平等观念:杜绝把孩子当成自己童年少年未完成的一部分,多换位思考,理解成长规律高于家长意识,尊重孩子独立思维的倾向,宽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在不断试错中完善自己。

 

良好的平等是这样的,从交流上做到尽量亲和友善:凡事多和孩子协商,而不是强压。即使孩子错了,也要引导启发式的告知他,而不是一味训斥,事事直接否定。

 

而且要知道,童年被家长否定过多的孩子,长大后大多缺乏自信。

 

02

语气

 

我们常说,父母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同样,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平台。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我们很少看到培养出自卑、偏执、狂躁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语气是孩子接受外界反馈的第一信号,对孩子说话柔和、亲切、友爱的家长,无形中就给孩子构建了一个放松、亲切的小世界,这对孩子适应群体、敢于表达、敢于做自己都有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

 

但秉承长辈威严的家长,大多不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尤其是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淘气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伤透了脑筋。在失去耐烦之后,往往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语气。

 

但孩子的心理本质是脆弱的、易受家长影响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戾气也是可以带来摧残的。一味的打压和粗暴训斥,固然会吓住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但是也打压了孩子敢于表达、敢于尝试的勇气。

 

并且,孩子在经过对环境的观察、效仿、思考之后,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意识不断增强,并在日常中不断渴望尝试和表现,即不断宣示出个性化的主张,也就是会展现出在家长看来的叛逆。而且少年们的叛逆,是越打压、越呵斥,却会越强烈,进而展现出偏激的人格特质。

 

所以说,语气不传达明显的教育内容,却无比重要。

 

如果家长不信,就现在试试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长辈的粗暴说话风格,对自己有什么糟糕影响,也许就能有一些体会和理解了。

 

03

原则

 

沟通方式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家长在沟通中的原则:

 

1)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做不到的,或者自己都不去做的,却去教育孩子,无论说再多,都会在孩子心中引起怀疑,丧失权威,因为你本身并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

 

因为,你无法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去说服孩子这是好东西。

 

2)做孩子情绪的稳定器,而不是共振器

 

所谓孩子脾气,就是总会有些不理性的地方。

 

父母孩子之间会相互影响,但很多时候孩子闹情绪,只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个解释,而不是渴望你也跟着他闹情绪。

 

家长面对孩子有情绪时,一定要冷静,进而呈现给他一个客观的态度,这样才能让他对自身有明确的认知,试着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

3)鼓励赞美孩子的动机和特点,而不是结果

 

鼓励式教育,总是在强调赞美会让孩子更自信,但是一味地夸赞孩子行动的结果,只会让孩子飘飘然,赢得肤浅的自信。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孩子想做事的动机和展现出来的特点,这样才能强化其对自身的认知,进而不断主动积极行动将其转化成能力。

 

4)敢于认错,学会事后弥补

 

很多家长,碍于“老子身份”的面子问题,对自己做错的事,不愿意承认承担。让孩子感觉父母不公平,不讲道理。

 

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式是父母做错了事,伤害了孩子,要事后勇敢承认,给予理性说明回应。这样不只是照顾了孩子的感受,也为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

 

5) 话少胜话多,精炼才有效

 

很多家长,尤其喜欢专题教育,冗长说教,以为说多了,孩子总会记住几句的。

 

其实,这种方式违反人类大脑的信息接收规律——没有焦点和重点的表达,说得越多,听众越茫然。

 

不信,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自己听领导做长篇报告和专家做长篇讲座的收获如何。

 

所以,家长教育孩子的话要斟酌好再说。话少精炼,说到痛点焦点,才能更容易进入孩子大脑皮层,让孩子印象深刻。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卓越空间,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人生是“一手体验”,别过“二手生活”
下一篇:提高意志力的几种科学方法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