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家长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发布时间:2024-02-05   浏览: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确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发脾气是无效教育的表现,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01

为什么不要发脾气?


1)一分脾气七分害


贫穷不一定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有学者曾指出:如果孩子从幼年就开始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其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


而且,孩子的问题,如果追根溯源,最初大部分都涉及到家长的问题,这是铁的规律。但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内在的缺失,而总是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等等外在的表现,全都归咎在孩子“有问题”上,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先天再有灵性、神经类型再强韧、健康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极大概率会走向消极、悲观的方向,这是很难避免的。


2)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好斗。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很可能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为人更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倾向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这其中提到的童年,也许不只是孩子本人,还有其父母的童年吧。


3)坏脾气是亲子关系的杀伤武器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家长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进而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邻家就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他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初中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


就像邻居这位爸爸,一些父母的思想教育,会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他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打了还没有所谓效果,就奉行“棍棒出孝子”继续暴力下去。这样的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还没有成熟的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而且,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做家长的需要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02

改变坏脾气的办法


1)把无效发脾气换做有效沟通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乱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尤其是,孩子不应该成为家长负面情绪的垃圾站,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


当然不会,孩子只会更加抵触写作业。


如果你想要达到良性的效果,可以试着像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如果孩子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自己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也会触手可及。


2)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一味的压抑、克制脾气不是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的,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


真正的科学做法是,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我自己情绪管理不好,和孩子无关。


曾经在企业的时候,我处理自己脾气时有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敲出来。等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坏脾气一股脑写出来后,心中也平息了许多。


这不仅是疼惜自己的一个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腾出更多“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


3)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我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好脾气,做了妈妈后也很少发火。她说之所以从不发火,实际上是因为她会经常与家人表达情绪。不管在外遇到什么事,被老板骂也好、被朋友误解也罢,只要回家跟爱人倾诉一番,心情就会恢复平静,从不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平静和温和了。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错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责、埋怨和打骂。而是被理解、关爱和倾听,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得进你的良言和教诲。


03

教育孩子,就是家长在修心


1)让孩子的脾气打在空气中


父母心中无怒火,孩子脾气就发不起来。


记得有次孩子火急火燎的要吃菜,我跟他说等爸爸洗好澡一起吃。可孩子不听,不但用手去抓菜,还往菜盘里吐气,正好被我看到,我吼了他一句;干什么呢,并用眼睛瞪他,他也停下来动作,也反过来使劲儿的瞪我。


他瞪我这个举动,当下就令我非常愤怒,想接着吼他:不听话、没教养、不知道我是在提醒他么,可我让自己先暂停下来了,选择没发火而是转过身继续若无其事的打扫厨房台面。


接下来孩子可能知道错了。吃饭时,虽然我对他刚才的举动只字不提,他反而比往常任何时候吃饭都要乖,不乱走动也不问这问那,吃完饭后还知道把碗放回洗漱池了。


看到孩子的反常表现,我突然感觉到克制脾气是对的。而且,在如此有挑战意义的事件上,能做到不发脾气,很佩服自己。如果我当时忍不住,对着孩子的行为大声呵斥或打骂,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脾气的对持就像拔河比赛,对方的铿锵有力是以你的坚持不懈为前提。如果想让对方放弃,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放手:父母心中无怒火,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


父母小小的改变,对孩子未来影响巨大,人的脾气都有互动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气往往会加倍反弹回来。


所以,要让好脾气不断和我们相逢,在亲子关系中良性循环,而不让坏脾气有太多机会露脸。


2)与其发脾气,不如传递正能量


和孩子“权力斗争”中只要你动怒、发脾气,就败了;如果父母不和孩子发脾气、逞强,而是遇事有定力、会变通,孩子学到的也会是这些智慧。


一次单位临时开会,我把孩子送给邻居阿姨照看。


邻居后来跟我说“你这孩子真懂事,不仅嘴巴会讲,还会出主意、善动脑筋,比我家孩子小两三岁,却比我家孩子懂事。”原来是当看到她对着自己孩子的淘气行为,使用大吵、大吼、批评、责骂仍不起作用时,我家六岁的孩子对这位阿姨说:“你不能那样无缘无故的批评他啊,他会很难受的,你得跟他一起想办法呀。”


孩子还说:“我妈妈从来都不对我发脾气。”邻居问我是不是真的。


回想起来,我确实很少对孩子发火,即使他犯错、顽劣淘气,多数情况下都自己消化了情绪,不会怒气上头,然后还会跟他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正因如此,我的孩子可能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孩子遇到事情不是通过动怒、发脾气来解决,而是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想法,这让我很欣慰。


想想看,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去对待人和事,孩子从你这里能学会什么呢?


除了学会发火、实施暴力行为外,可能没有任何受益吧。


3)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爱的教育


记得有次喊孩子准备吃饭,他没理我。而后开饭前又把画好的画展示给我看,我故作生气状扭头没看,他却使劲的拽我,差点把我手上端的菜碰掉。


虽然不疼也有惊无险,但这个行为让我震惊。当时我双目圆瞪,气得想推他回去,可是我觉察到怒气,冷静了下来。


而孩子却忍不住了,他看我的反应,立马就知道自己做错了,三番两次跑到我跟前道歉:妈妈对不起,我没有过来吃饭是不对的,那是因为我的画还没有画完,我今天在学校学的新画法,特别想画这幅漂亮的画送给妈妈作为礼物。


是的,如果我选择对孩子发脾气、打骂的话,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和满满的爱,还会给亲子交流设置严重障碍。


有时候孩子叛逆、不听话甚至顶嘴,要看到本质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还说明,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问题的勇气,总比像个木头人一样,没主见和灵魂,唯唯诺诺只是听命大人要好。


所以,心中只要充满爱和感恩,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为孩子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同时,自己也会备受滋润。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爱和感恩,才能使爱不断传递和流动。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幽兰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遇事冷静
下一篇:应对焦虑感的5个方法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