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并且充满了无数可能性。
明白了这一点,父母才有可能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逐渐学会从大的角度入手。 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如何把握住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大方向,而对一些小细节、小问题,可能不需要过于担心或者一定要在短期内解决。当我们从整体考虑问题时,很多问题可能便自然而然消于无形了。
有位妈妈曾咨询我关于孩子的同伴交往问题:
她说:“我家孩子每次到外面去玩,只要看到别的孩子就走开,一定要等别的孩子都走了才会去玩。”
我们探讨了她是不是给了孩子很大压力,她一再说自己,强调并没有给孩子任何压力。
后来她告诉我,她经常跟孩子说:“哎呀,你这么胆小,以后上了幼儿园,没人跟你玩怎么办?”“你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别人都不理你了。”
其实,孩子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怎么想?说不定都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了。
显而易见,这位妈妈给了孩子压力却不自知。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妈妈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家长的很多担忧,对孩子做的很多事情,也有可能没有真的在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常常把孩子的发展比喻成一整棵树的成长,不要被一根枝丫扰乱了视线。父母如果能够从整体上来看待孩子的发展,孩子往往也能在各个方面平衡发展。
这就需要家长们慢慢练就抓大放小的解决方式。
要做到整体养育,这是前提。在看到孩子的一个问题,急于去解决它的时候,不妨往后退一步,想一想:如果从更大的角度去看,能看到一个什么画面呢?
由此出发,在这个层面上考虑教养的方式。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才算是抓大放小,这里的“大”指的是什么,“小”又指的是什么呢?
抓大放小,需要父母结合自己的价值观,明确教育中最重要的主体是亲子关系。
讲个例子,我们来体会一下:
一位妈妈和我讲述,她和朋友一家组团,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坐火车出去旅游。8岁的姐姐和妈妈坐在一起,6岁的妹妹本来和朋友的孩子坐在一起,后来坐累了,就坐到妈妈的身边想跟她玩,妈妈挪了一下,不料占了姐姐半个位置。
姐姐就用很不礼貌的话叫妹妹走开。妈妈听到后用眼睛瞪着姐姐说:“不可以说脏话,跟妹妹道歉。”姐姐没有道歉,妈妈坚持让她道歉。
坐在对面的朋友问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姐姐说脏话,得教育。朋友就问小姑娘刚才说了什么,姐姐说自己只是说“请让一下位置好吗”。
结果,妈妈一听就怒气冲天,不能接受姐姐这样明目张胆的谎言。然后一直用生气的语气责骂姐姐,孩子就一直哭,但坚决不承认她说了不礼貌的话。
后来两个人心情都平复下来,姐姐也道了歉。
这位妈妈问我:当时两个人这么僵持,她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但是她思前想后,又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因为要抓大放小,说脏话、说谎是大问题,一定要让姐姐道歉的呀。
其实,关于这件事情的“大”和“小”,我和这位妈妈的看法并不相同。她认为姐姐说不礼貌的话、撒谎,这是“大”。而我眼里的“大”,是孩子的感受有没有被关注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同样情形下,在刚开始就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将心比心,就不会出现后面一连串的不良反应了。
姐姐为什么说不礼貌的话?因为她的位置被占了半个。一个8岁的孩子,想要争宠,一时情急说一句不礼貌的话,我觉得是可以原谅的。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注意到姐姐的感受,姐姐心里就没这么不痛快了。
妈妈完全可以温和的跟两个孩子商量,怎么坐才能舒服一些,让她们出主意。等把位置调整好了,大家心情都舒畅了,再悄悄跟姐姐说,以后不要说不礼貌的话。
相信如果妈妈能这样做,效果会完全不同。姐姐会觉得妈妈是通情达理的,自己被理解了,并且从中学到事情原来可以这么处理,以后不需要再用说粗鲁的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后面也就不会出现姐姐说谎的情况了,而且也不会对于自己的“领地”和得到的“爱”如此敏感计较了。
父母的观念会影响自身的行为,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
相信在你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何为“大”,也都是结合了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经历以及所具备的知识去理解、选择和行动的。
所以,家长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观,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 END -
内容来源网络,编辑、整理自公众号:爱慧嘉教育研究院,原文未标注作者
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群力店(哈尔滨市道里区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