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偶像崇拜与反权威、渴望自我表现与害怕自我表现等矛盾的心态和行为,常常使青年行为不能按照成人社会期待的发生。当青少年不能对成人社会产生很好的认同时,关注心态与行为一致的同辈群体,就成了青少年生活的必然发展趋势。
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着或多或少的同辈压力。这方面的影响随着孩子成长日趋重要,甚至会逐渐超过父母、老师对其的影响。
而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控制能力较差,其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更容易在同辈压力之下妥协。
01
青春期孩子同辈压力的来源
1)人际需要引发的从众行为压力
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很容易摇摆不定,他们往往具有从众、模仿的心理。
交友又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项核心需要,这种状况下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就容易迫于人际压力产生偏差行为。
比如,孩子本身不愿意抽烟,孩子对游戏最初也没那么热衷,但是大家都在抽烟,都在讨论游戏,时间长了孩子也容易有这样的行为。
另外,青少年之间的攀比等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可以称作同辈压力。很多孩子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因为同伴们都喜欢某个明星,自己不喜欢也要表现出喜欢;再比如自己很喜欢某件衣服,但因为同伴们都说难看,以后再也不穿了。
2)人际需要引发的负向暗示
比如,孩子刚鼓起勇气想要好好学习,定了个目标,行为上也比较积极,而平时跟他一起玩的人说:“别认真啦,认真也没用,你看你背课文都背那么长时间背不过,走啊,一块逛逛去”。
这时孩子如果内在学习动力不足,定力不强,就被负向暗示,觉得努力也没用,从而跟朋友去了。
3)班级因学习成绩划分的圈子
现在很多班级都不自觉的形成了这样现象:成绩好的和成绩好的玩,成绩差的和成绩差的玩。
总有一部分想要进步的孩子,他们挺努力但是成绩上不去,不能进入优秀梯队,又不甘于在差梯队,就形成了心理压力。
如果家长能利用好这样的同辈压力,那么带给孩子就并非完全是负面影响,孩子在压力之下也可能会变得更好。
4)安全威胁带来的压力
有些游荡于学校外的社会青年、或者校园内的霸凌者,会以威胁孩子人身安全,胁迫孩子做一些违反道德的事,孩子恐惧又怕家长指责而不愿意说,从而产生的恐惧压力。
5)教育方法问题带来的间接压力
一些孩子的“同辈压力”是家长间接施加在孩子身上的。
比如,邻居家的孩子练到了钢琴九级,家长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特长或者是否愿意,也要让孩子练钢琴。或者朋友家孩子学习好,就也要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家长这种比较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我们常说,在孩子18岁以前更需成长的是家长。
02
家庭教育指导
1)疏导高于阻止
“人是社会的动物”,但同时也是情感的动物,指导青少年同辈交往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疏导高于阻止,对于青少年行为进行简单阻止,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时反而会加重他们与成人社会的疏离。
另外,根据心理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或事物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一个人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
2)建设性介入
亲子关系和谐融洽,孩子才愿意吐露心声,家长先了解同伴交往的情况,才能帮助和支持孩子更好的融入同伴群体的活动。
所以,第一步,是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了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对象、场合和内容。
为了真实了解,家长与孩子需要达成相互信任,使孩子在自己面前有安全感,而不是将自己当成他们的异己力量。
家长也可用帮助孩子谋划,提出实施计划(而不直接参与),协助他们使同伴交往更加丰富多彩。通过提供有关条件,比如:场所、交通工具、娱乐设施、通讯工具等方式,了解孩子同辈交往情况,并使它们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发生,从而达到介入的目的。
3)帮助孩子建立弹性的生存法则
孩子又想学习又想要朋友,那么需要的次序是先己后人,先满足我的需要再满足他人需要,帮孩子去除非此即彼的理念,在满足自己目标的需求下再去满足交友需要。
也就是说,不要去一下否定孩子的交友需要,以提问的方式询问他如何做到成绩和友情并存,具体的行动设想是什么,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才是关键。
4)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大部分有同辈压力的孩子都是自信心相对弱的孩子,父母在平时要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赞美和信任,让他感觉他可以做好很多事,他可以自主,同辈压力也会慢慢减弱。
5)帮助孩子区分对待
帮助孩子建立多元化的视角:人和人是不同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的选择是不同的,人生理念也是不同的。
不需要强迫自己服从谁,也不需要强迫别人服从自己,因而对于同辈压力不需要盲目求同,爸爸妈妈相信孩子一定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6)建立可靠的支持系统
提醒当孩子遇到人身攻击或者生命受到威胁时,一定第一时间告知父母老师或者自己信任的同学,保护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
在生活点滴的互动中建立与孩子的信任,让他们相信无论何时父母一定有能力保护自己。
- END -
内容均来源网络,文字转载自公众号:唐旭东教育,原文未标注作者
图文仅做公益性分享使用,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医大一院店(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22号10楼K座)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