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类人,极度害怕被拒绝、被抛弃,倘若「拒绝」真的发生了,往往会引起他们过度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在心理学中,这种特质被称作「拒绝敏感性」(Rejection Sensitivity)。它属于一种人格倾向,表现为当一个人在感知到拒绝时,会做出比其他人更强烈的负面反应,损害自身的幸福感,极易导致人际关系一团糟,自我价值感极低.....由于这类人群往往都经历过一定的创伤,特别其中一些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BPD)。所以,他们会很容易进入「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在创伤中失调,会感受到强烈的情绪唤起,并且难以调节这种痛苦的感受。他们会反复思考失败或被拒绝。就像马桶里冲水一样,思维盘旋向下进入一个黑洞——无法爬出来。还有一些因素会加剧这种「拒绝敏感性」。比如,对自己和他人的负面看法,不安全的依恋方式类型,以及有限的社会支持。那些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是苦苦挣扎的人,总是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在职场、学业和人际关系上会遭遇拒绝和抛弃。他们不知道成功需要自己抓住机会,主动前行。正是出于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很多人会被贴上错误的标签,被认定为是「失败者」,这就导致他们接收到更多「拒绝」的信号。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那么糟糕。之所以会有时遭遇「失败」,恰恰是因为太害怕被否定、被抛弃,这种深深的恐惧感反而影响了自身的稳定发挥,造成了不够好的表现。当他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看到拒绝,会将小的拒绝视为重大拒绝。例如,每次某人上司要求见他时,他都确信自己会被解雇——尽管上司经常给他积极的反馈。还有一些人,在面对一些职业机会时倾向于逃避,仅仅是因为不敢面临被拒绝的风险。他们还会习惯性地逃避人际关系,因为害怕在关系中被抛弃,害怕自己「所剩无几」的自我价值再次受到创伤。如果一个人存在不安全的依恋方式,他们十分害怕亲密关系。这样的人在关系中要么特别粘人,要么特别冷漠,又或者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切换。许多「拒绝敏感者」会亲手把他们的伴侣推开,这会进而加重他们的低价值感,对亲密关系愈发恐惧。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本质上是对「被抛弃」的恐惧,它让人无法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因为害怕在关系中感受脆弱,他们就一直逃避亲密关系。还有,一些极度自给自足的人,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更敏感。尽管他们看起来并不害怕被拒绝,但这种“不关心”其实是避免拒绝的结果。这种应对潜在拒绝的方式的一个后果是,这个人在情感上感到孤独。他们常常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孤独的。相反,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到无聊或不安。有些人会在一段关系中过早地吐露自己的私人细节,或者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对象(比如和老板或潜在的对象)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然而,他们恰恰会这样做,会以这种方式创造出一个自证预言,用以「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拒绝。例如,有些人会在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就分享他们在关系中的亲密细节,别人可能会拒绝倾听,或因此远离他们,这样就创造了一种「被拒绝」的理想途径,「拒绝敏感者」就不会在未来的其它情况遭受拒绝。我常会感到感情受伤
我过度敏感
我容易生气
了解我的人知道其实我很容易受伤
被周围人所接受这件事对我很重要
若被一个集体排斥,我会十分苦恼
想到我会一个人孤单支影,我会恐慌
假如我最亲近的人抛弃了我,我恐怕会被摧毁的
一直以来,我总担心让别人失望
我比较担心自己的感情是否受伤害
与其它那些不良的行为模式一样,疗愈的关键在于识别出产生「拒绝敏感性」的内在驱动力与深层动机。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害怕被抛弃、被拒绝?为什么我们总会陷入一些不愉快的关系中,却还为此恋恋不舍、无法自拔?有时「拒绝敏感性」就像是一个循环,人们出于对被拒绝或抛弃的恐惧,却反而也加深了这种恐惧。随着更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一现象本身,还要关注这种恐惧从何而来。想摆脱这种不良的模式,最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恐惧,找出过去那些被拒绝的经历,识别创伤、接受事实,用更健康的视角和心态重新看待当前的自己。如果你发现了有这样的恐惧,并且生活已经开始受到影响,那么请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心灵成长家园,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