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比同龄人“慢一点”,可能是内在小孩“掉队”了

发布时间:2024-06-21   浏览:

提问:


大学毕业后五年,我发现同学和朋友们陆陆续续变成了“大人”:


班长进了体制内,在家人的安排下找对象、结婚生子;

朋友接手家里生意,忙着和客户谈合作,多了几分沉稳和“油腻”;

室友按照个人规划,努力拿到博士 offer,还成了受欢迎的博主;

……


而我,一个热衷于收集热梗的互联网搬砖人,过着相对“滞后”的人生,似乎没有跟上“社会时钟”,没有在该做什么的年纪做什么?我该怎么办?


01

隐秘的角落,被忽视的小孩


在前文来访的自述中,他和同学、朋友们同样的年龄,却好似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那么,完成社会认可的目标就是“成熟”吗?


其实,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并不能作为成熟的标志,真的成熟是心理成熟。


心理年龄代表着心理的成熟度,是一个人了解自身和外部世界复杂程度的水平,与生理年龄不一定完全一致。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他外形苍老,言行举止犹如孩童。他的心智不成熟,对亲密关系回避——在瑛姑怀了他的孩子后,他不为之负责反而是躲起来,纠缠几十年。在他人劝解下,才见面化解恩怨。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ta 左右着我们的表现。


成熟的内在小孩有良好的自我接纳和自控能力,比如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可以反思和内省,也对世界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可以较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复杂性;


不太成熟的内在小孩需要花精力去安抚,当不成熟小孩在心里哭闹,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遇到困难时陷在情绪里,回避解决问题;依赖他人帮自己做决定,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想法非黑即白,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多面性……


这些情绪化、脆弱和退缩等不成熟的一面,有时让我们感到不自洽、内耗或失控,甚至会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


02

什么“绊倒”了长大后的我们?


在大人们的世界里,幼稚、不懂事、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不被认可和接纳。许多人戴着“面具”扮演着大人,展示自己成熟沉稳的一面,避免成为麻烦的边缘人。


匆促奔走在“社会时钟”里的成年人,被心里的小孩“绊”一下才会暂停。


当你向内看会发现,阻碍我们内心变得成熟的是——


个人经历过的伤痛:成长中经历严重的情感忽视、被遗弃甚至虐待,都阻碍了心理年龄的增长。


不安全的成长环境:长期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比如剑拔弩张的家庭氛围),缺少安全的“心理避难所”,不能安心依恋,向外扩张的探索力量锐减。


主观选择停滞:人们对相同问题有不同应对方式,这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成长创伤、不安全环境等外部刺激,有人能够解决问题,有人会深陷其中,延缓成熟。


内心里的小孩可能停留在最无助的那一年,在后来许多不经意的瞬间拦住你。


03

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重新养育自己”是件不容易而意义重大的事,曾经被外部所困的小孩,现在有机会变得更坚韧、更有力量。


向内看见内在小孩的存在,不再抗拒ta的表达,理解那些脆弱、敏感和退缩的时刻是内在小孩在不安,ta 求关注、寻找成长的机会,也在提示自己仔细思考真正的需要。


首先,从重新认识自己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行动和人际互动等,觉察自己的看法和行动,比如可以记录自己做了/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


然后,尝试和自己对话。当内在小孩向我们提出不成熟要求,我们感知到其不合理性,就捕捉到了帮ta变成熟的机会。当我们能够让外部的“成熟”去对话内在的“不成熟”,就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让内在小孩更强大一些。


此外,我们可以重建心灵的“避难所”,与让自己感到放松、愉快的人互动,修复过往的不良体验,在积极人际关系里感知自己被接纳和包容,重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


从日常生活、思维习惯和人际关系里评估内在小孩,理解自己暂时不那么成熟的原因,并在参考指南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愿你独当一面也心怀天真。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爱而生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周瑞玲心理中心地址】

手机/微信:15663816666

电话:0451-86315777

微信公众号:zrlxlzx

抖音号:zrlxlzx_1973

快手号:zrl15663816666

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群力店: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1834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叔本华: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下一篇:亲密关系的秘诀:共情、合理期待与仪式感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