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案例分享
来访须知

案例分享:口吃让我不能工作

发布时间:2019-07-05   浏览:

案例分享:口吃让我不能工作(图1)

咨询次数:6

案例类别:自我成长

运用的技术:催眠疗法

案例简述:

29岁,男,博士毕业。口吃近10年。为了尽量减少与人交流与对话。刻意回避社会,上学期间,尽量减少与老师和同学的接触,能不见面尽量网络沟通。同时,为了拖延进入社会工作时间,不断求学,以期尽量回避与人接触。

目前,最急切的是博士已经毕业,必须面临就业。自我感觉还是不能接受自己语言障碍,担心口吃会让别人瞧不起,担心表现不好,担心不受欢迎。所以,自己主动预约心理咨询。

咨询经过:

一般来讲,口吃是内心问题的外在行为表现,内心困惑的产生与三方面有关:家庭关系、性格特点、成长经历。通过催眠探查发现,他现在的表现与症状,

总结起来与两方面有关:

一方面,与他从小到大在学习中的压力有关,智力水平较高的他,总是能考出好成绩,在好成绩之下,得到了家人及老师、同学的认可,当孩子们自我意识不够坚定、内心不够强大时,才会在外界找自我认同感,这在心理学上是“身份认同感缺失”。以为“有了好成绩的我”才是我,以为“行为成熟的我”才是我,以为“优秀上进的我”才是我,等等~~~正是由于这种认同感缺失,他才有一种无法平静的担心、紧张、焦虑,想平静却无法平静,活在了“完美”的“超我”形象里的他,总是压抑与痛苦。

另一方面,与妈妈的强势操控有关。妈妈自幼要强,处处要求完美,不单单在工作上努力上进,事事争第一,也在孩子的教育上严格掌控,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报考专业、休闲时间、兴趣爱好上,几乎所有孩子的生活学习内容,全部统统包揽。她自认为自己成功,用自己的方法一定可以打造一个成功的孩子。

处理的原则是两方面:
一是孩子咨询,
二是妈妈咨询。
同时配合。
最终,完成母子的人格界限清晰。

经验感想:

这个案例的关键在于根源的探查,一旦找到孩子口吃的根源,问题是迎刃而解的。

许多家长早把孩子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不能容忍孩子的“异化”,潜意识里把孩子的癫狂视为反叛,引发自身的分离焦虑。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不能识别自身的焦虑,调整心态接受孩子的成长,反以为要对孩子加强教育,使他回到正轨。其实,只要妈妈放松去做事,同时在教育孩子中,允许孩子可以出错,允许他可以慢慢成长,把孩子放在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里”,而不是放在完美的“结果里”,这就是最棒的。

而一个可以自我接纳的孩子,内心是轻松的,自在的,愉悦的,自然就不会有行为上的反常。

最终,他和他的妈妈都成长了,可以允许自己放松,允许自己轻松做自己。

 

【周瑞玲心理工作室地址】

 QQ:1209039223,

 微信:15663816666,

 微信公众号:zrlxlzx。

 电话:0451-86315777,

 地址1:西大桥店(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
 地址2:医大一院店(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22号10楼K座)
 

【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
 http://www.psy525.cn/HLJ525.html
 http://www.psy125zrl.com/
 http://www.psy125.cn

上面有我们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介绍,咨询案例,咨询方式,收费标准,预约流程,联系方式

上一篇:心理躯体化症状及表现
下一篇:早睡是身体需要,熬夜是心理需求
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 访客留言